中注協負責人接受《中國會計報》和《中國注冊會計師》雜志的聯合采訪
2021-11-08
2021年7月30日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進一步規范財務審計秩序 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。近日,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(以下簡稱中注協)負責人就貫徹落實《意見》,接受了《中國會計報》和《中國注冊會計師》雜志的聯合采訪。
問:請介紹《意見》的發布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有何重大影響?
在慶祝建黨100周年的喜慶氣氛里,在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意見》,意義重大,影響深遠。《意見》以全面提升注冊會計師行業服務國家建設能力為目標,聚焦審計質量提升,針對財務審計秩序、行業管理、執業環境和能力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,采用系統思維綜合施策、標本兼治,為未來一個時期逐步完善行業治理、優化執業環境、提升審計質量提供了重要保障。
《意見》的出臺有利于解決短期突出問題,推動解決基礎性長期性體制性機制性問題。針對當前行業內較為突出的會計師事務所無證經營、注冊會計師掛名執業、網絡售賣審計報告、超出勝任能力執業等,明確要求依法整治、嚴肅查處。在推進注冊會計師行業法律和基礎制度建設方面,一方面抓緊修訂《會計法》《注冊會計師法》,另一方面制定完善會計師事務所監督檢查辦法、會計師事務所一體化管理辦法等行業制度規范,建立健全制度化、常態化的長效機制。
《意見》的出臺有利于加強行業日常監管,改善行業執業環境。《意見》明確構建行業統一監管信息平臺,推動行業監管信息化建設,減輕多頭監管、重復監管等給會計師事務所帶來的負擔。針對注冊會計師行業低價惡性競爭、銀行函證不實、效率低下、收費過高等問題,明確提出要推進以質量為導向的會計師事務所選聘機制建設,進一步規范銀行函證業務,優化行業執業環境。按照“過罰相當”原則,合理確定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,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。
《意見》的出臺有利于加強行業職業道德建設和行業能力建設。通過完善職業道德規范體系,加強對職業道德守則的宣傳、培訓和實施指導,增強審計獨立性,提高應對財務舞弊的執業能力。同時,創新繼續教育方式,圍繞技術勝任能力、職業技能、職業價值、道德與態度等重點,豐富完善教育內容,加強注冊會計師專業培訓教育,提高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。
行業內外對《意見》反響熱烈,紛紛表示,《意見》站位高、系統性強、針對性強,對行業發展,既是“及時雨”,又是“長效方”。可見《意見》的發布正當其時,必將對行業健康發展產生深遠影響。
問:《意見》出臺后,中注協將如何抓好貫徹落實?
《意見》對注協在加快發展注冊會計師行業中的作用給予高度重視,體現了國務院和財政部對注協工作的肯定和期待。為深入貫徹落實《意見》,充分發揮注協作用,中注協將貫徹落實《意見》有關要求與當前重點工作相結合,與實施行業“十四五”規劃和信息化建設規劃相銜接,采取以下措施,落實文件精神。
一是迅速組織開展學習宣傳。要求全行業迅速認真學習《意見》,充分認識《意見》的重要意義,準確把握《意見》的主要內容和任務要求,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“主題主線”重要批示精神和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嚴肅財經紀律的決策部署,把黨中央、國務院的重視和關懷,轉化為加快行業健康發展的強大動力,履行好會計師事務所“看門人”職責,發揮好注冊會計師審計監督作用。
二是扎實開展專項整治。全面貫徹《意見》,扎實開展整治財務審計秩序相關工作任務,推進落實注冊會計師掛名執業、超出勝任能力執業、網絡售賣審計報告等專項整治工作要求,加強對各地注協的督促指導和溝通協調,對存在違規行為的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依規作出行業懲戒,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。
三是強化行業日常管理。立足執業實踐,及時修訂相關審計準則和職業道德守則,提供實務指導,推動落地實施;強化注協日常監管,加強行業輿情和日常監測,完善行業自律監管制度;加強與行政機關的監管合作,配合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。
四是優化執業環境和能力。完善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和排名辦法,引導會計師事務所強化內部管理;以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論為指導,完善行業人才培養制度體系,加大繼續教育力度,為行業服務國家建設提供堅實人才隊伍保障。
五是落實行業黨建工作責任。持續當好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探路者,繼續實施行業黨建“321工程”,堅持會計師事務所黨的組織和工作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相統一,切實發揮行業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。
同時,要求各地注協、各會計師事務所對照《意見》,結合本地區、本事務所實際,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進工作,不斷規范財務審計秩序、促進行業健康發展。